【学声】优秀的榜样,前行的力量(上)——优秀毕业生专辑推送
来源:亚搏官网app下载入口 点击: 2018-08-16 17:26:00
谢锦琦
2018届本科生
保研至中山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连续三年获校级一等奖学金,曾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交流,曾获第四届广东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历史组)一等奖,曾任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
钟安琦
2018届本科生
保研至亚搏app下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连续四年获得校级一、二等奖学金,曾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交流,曾获院11届本科生论文比赛二等奖,多次参加师范技能并获奖,曾任校团委办公室执行副主任等。
李森炜
2018届本科生
保研至武汉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综合测评排名本年级专业第一,连续两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曾赴美国石溪大学交流,曾任院团委组织部部长,曾获亚搏app下载“优秀共青团干部”。
“我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好事多磨的保研经历
我一开始是想保研到中大的中国近代史方向,但报名的时候被告知今年情况特殊,无法给我面试的名额。伤心难过之余并不想就此放弃,于是又打电话问其他方向是否还有面试的名额,就这样争取到了文博的最后一个面试名额。现在想想真的挺感谢大三暑假档案馆实习的经历。实习中接触到了文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深入了解和学习的情况下,既打下了一些基础也发掘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虽说是较为陌生的文博专业,但是跟我们之前所学有相通之处,加之有档案馆实习的经验,最后我得以顺利通过复试。我觉得我的保研经历并不算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但是最终能如愿以偿拿到去中大读研的资格,在于我没有轻易放弃。有些事情,有时候你试着问一问,多说一句话,结果可能就大不相同。要相信功不唐捐。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只是有些回报不是立马兑现而已,会在之后某个时刻和你“不期而遇”。不要因为一时的受挫、不如意而颓靡甚至放弃,过程尽心尽力,结果定会水到渠成。
“他们在教育上是很细致入微的”
--师范生的国际视野
在加拿大的交流虽然只有短短十多天,但我也能明显地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们在教育这方面是很细致入微的。当时我们在教育学院访学,我发现学院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强调动机和“try your best”。这种动机和尽己所能,是对老师和学生提出的共同要求。动机指的是老师的教学要有教学动机,也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尽己所能就是老师要尽所能去教,也要让学生有机会、有途径尽所能去学,激发自己的潜能。
有一次我们去观摩他们的实验课,注意到门口的公告板上写着各种注意事项,比如做完实验要清洗器具,放归原位,实验药剂要妥善处理等等。公告板上还用红笔写着明显的三行字:如果这些你没有做到,会被扣掉两分。在我们的实验操作课程中,我们可能更在意实验的结果是什么,但是他们很强调实验过程中的细节,这可能是我们平时没有很好注意的地方。
“大学是自由的,但不应该是虚度的”
--这就是大学的样子
可以说,朋辈教育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这里特别要感恩我的堂姐,是她让我知道大学应该是怎样的,她应该是我大学最亲也是影响最深刻的引路人。我在读中学时她正在读大学,我来华师的第一年也是堂姐在华师读书的第七年。堂姐每次假期回来,我都会听她讲大学是怎样的,她会参加什么社团什么活动,她的大学规划等等,这让我觉得她每一个阶段的目标都很明确。她带给我大学的定义就是:它是自由的,但不应该是虚度的。你可以做任何事情,但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是有意义的,你走的每一步都应该是有规划的。你可以有自己的自由,但自由是有限制的。我记得外国有一个名家说过,自由应该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这应该就是大学的样子。
“跟一群非常优秀的人之间的感情”
--学生会:亦是组织,亦是大家庭
学生工作给我带来很多,首先是能力上的锻炼,其次是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但是我会觉得更大的收获是跟一群非常优秀的人之间的感情。
我之前在找资料的时候翻到我们大一迎新晚会挂在幕布上装饰用的大标题,标题里的一个字就有全开那么大。现在我们做大标题都是用Photoshop做好,然后打印出来。但我们那一年是全手工制作,一笔一划勾出来字形,往上填满金粉,最后挂到幕布上。现在想想觉得很神奇,也很不可思议:没想到这么大型的物资也可以靠我们的手做出来。
即使换届以后,我和学生会同事之间的情谊还一直延续着。包括保研的那段时间,在一开始遭遇中大拒绝的时候,她们(学生会的同事)非常挺我,我们也会经常出来聚餐。学生会于我而言就像一个大家庭,而学生会里面的每一个人就像家人,这对我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
“一件一件事情慢慢来”
--工匠的行事风格
自己刚进大学,就感受到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的大不相同。高中的时间很完整,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但到大学后,你需要兼顾学业、学生工作、社团,同时也要练习师范技能、观摩或参加比赛、申报科研课题、参与志愿服务和文艺活动演出等等。你可能会感觉分身乏术,时间一点都不够用。一开始我也会很着急,忙得焦头烂额。于是我开始学会调整自己,学会重新分配时间。我有一本日程计划本,会写好一个学期的计划。在这一学期我想完成哪些事,然后再规划到每个月、每周、每天。现在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所以我们做事有时会一心求快,但事情一多就容易焦虑。我大学四年的感悟就是“慢慢来会比较快”。我们把要做的事提前计划好,可以提前完成的事情不要推后,另外把事情按紧急重要程度做好顺序排列。如果事情集中在一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马上投入进去。随着事情一件一件的完成,焦虑感也会一分一分的减少。一件一件事情慢慢来,把每一件事做好,提高自我效率。
“真正上课跟比赛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四个月的实习之旅
师范技能训练方面,我和其他同学一样主要是在台下观摩比赛,积累师兄师姐的闪光点。有时我还会去校外听课,因为广州的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经常有教研活动。除此之外,我还会去看历史教学刊物的特例,去看看别人是怎么构思一节课。如果遇到一些难题,时间又比较紧,就可以去浏览相关的论文,能够快速的获取部分专业知识。
如果不局限在大一至大三,我觉得大四的实习对我的师范技能的提升是最大的。与其他同学不同,我大四在执信中学实习四个月。可能是因为我实习的时间比其他同学要长,以及我的导师会让我去上各种形式的课程,我才能够在实习期间有更多不同的尝试。其实真正的上课跟比赛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赛更注重创新和对学科素养的运用,但平时不可能每节课都能运用到这些,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本身和课堂的核心。
“查找档案不能只去一家档案馆”
--跑遍广州各大档案馆后的深刻感悟
我大学也尝试着做过科研,当时做的是跟宗教有关的课题。当时遇到一个很大的困难在于史料的搜集。为此,我跑遍广州大大小小的档案馆,也逐渐了解查找档案和史料搜集的方法途径。
先说离我们学校最近的广东省档案馆,它是通过检索关键字查找档案,需要你把与这个关键词有关的所有关键字都尝试一遍,才可能找到你想要的资料。档案馆旁边的架子上会有一些以前的文献,每一本文献都会分版块摆放,这个是很多同学会忽略的资源。
再说广州市的国家档案馆,它是抽屉式的查阅方式,每个抽屉都会有一个标签,上面写着分类档案的名称。你可以去抽屉里翻阅写有档案信息的卡片,抄下卡片编号然后去柜台调阅档案。另外一个查阅档案的好地方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里面有一个特藏文献馆,馆内的布置很像博物馆的展厅,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校史文献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保存本。其实我们华师图书馆也有一个广州市文史资料集刊,集刊一个系列有很多本,资料十分丰富。但是因为没有分类,所以需要你在目录里慢慢寻找。总而言之,翻阅档案是不能够只去一家档案馆的。
“他真的是一个非常细心和耐心的老师”
--师恩难忘,师情永存
大学四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老师应该是黎英亮老师,他既是我基地班的导师,也是我科研的指导老师。他真的是一个非常细心和耐心的老师。我从大一进入基地班,和黎英亮老师学习四年。基地班需要向导师上交学年学习计划和学期论文,我的导师会非常细心地给我批改论文,提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记得第一次提交的论文上面满是老师的批注,让自己一度觉得很难堪。但是后来发现老师的严格是挺好的一件事情,你论文的立意、框架、表述等等都会慢慢提高。虽然黎英亮老师是世界现代史的老师,但他读的书却涉猎广泛,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的问题,他都可以帮你很好地分析,给你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要多和老师交流。
“那次考试可以说是我大学的转折点”
--大学里的一次“滑铁卢”
如果要说大学中印象较深的一件事,那应该就是我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刚进华师的时候,我的成绩比较拔尖,自己内心有些骄傲。第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班里排名第九,我们班也就三十几个人,第九名不算特别好,与我原来的定位有不小的落差。那次考试可以说是我大学的转折点。考试过后我想了很多,感觉自己平时上课挺认真的,复习也做得挺好,可为什么考不好呢?后来通过请教师兄师姐,才发现是自己之前的学习方法、复习方法出现问题,要根据大学的新情况做出调整。我开始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有选择性地参加活动,找准自己的所长,专攻一个方向。也是那次考试,让我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看什么书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森炜同学的读书秘笈
在华师的第一场考试遭遇“滑铁卢”之后,我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说期末复习,我就不带手机去图书馆。因为我发觉高中复习的时候不会有手机分散精力,但到大学之后开始受到手机和电脑的影响。于是我强迫自己改掉这个毛病,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
至于看书,看什么书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看书大多是根据课程老师的推荐,因为老师推荐的书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研究中国古代史,最主要的是要看原始史料,比如二十四史,在大学里争取多看一看,典章制度方面也要去了解。其次就是看专著,看老师推荐的一些经典书目。另外学习外语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能掌握就再好不过。比如学习隋唐史,如果懂日文、法语,就能看懂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帮助。
“写论文首先是要建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写论文的那些事儿
写论文首先是要建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如此才能确定一个好的选题。如果平时读的书、看的论文多一点,你就会知道哪些选题能做,哪些选题已经没有深挖的空间。有些同学写论文是突然灵感一来,想到一个题目,然后就开始动手写。其实有些题目对自己来说是新的,但在学术界可能已经讨论得比较成熟,再去写意义并不大。现在很难说有全新的点和领域等你去发掘,基本上只有深挖。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比如看史料、研究专著、论文集等,要看看别人对自己的写作思路有没有启发。等有了题目之后,一般就会根据题目寻找资料,看自己想的方向能不能做,有没有足够的材料去支撑论文的观点。
查找资料会用到资料库,比如图书馆的数据库、知网、读秀等。我一般用读秀来查书,通过读秀可以查找书籍里面的内容,甚至可以在读秀上面直接阅读书籍,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图书馆找不到书的烦恼。如果材料充实的话,我就会开始着手构建论文的框架。比如题目叫什么,引言部分要如何交代背景、学术史和写作思路,每一部分、每一段落要写什么、涉及到什么,我会做一个思维导图帮我理清思路。
“把课题建立在一定的基础和框架之上”
--小主题,有深度的科研
我做过两个科研课题,一个是在文学院,一个是在我们院。在文学院做科研时,由于组员有交换的情况,经常凑不齐人,进度会比较慢,导致最终做出来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做科研的过程中其实也会遇到一些分歧,比如在写调研报告和论文的时候,大家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把自己的观点都表达出来,然后共同讨论,选取最好的方法。
在做每个课题之前,我们会做详实的资料搜集,阅读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史回顾,对课题进行深入的了解。我觉得现阶段我们做科研,主题最好要小,要有范围的限定和理论的指导,把课题建立在一定的基础和框架之上,这样你最后呈现出来的成果才不会是大而化之的内容。